电信器材

专业市场是如何形成的它在我国的发展轨迹又

发布时间:2022/9/12 20:47:18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引言

专业市场的产业分布除了农副产品专业市场之外,工业品专业市场的产业分布几乎覆盖了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其中以纺织、纤维、杂货日用品,以及其他和居民的日常消费有关的轻工业品产业为最多。

年,浙江前10位的市场中,纺织、纤维类的专业市场有5个,杂货日用品专业市场2个,其余为综合市场、建材市场和通讯器材市场,除去农副产品专业市场之外,数量位居前5位的专业市场分别是综合、纺织纤维、生产资料、轻工业和杂货日用品(小商品)。综合市场中交易的商品主要是纺织纤维、杂货日用品和其他轻工业品,生产资料市场以建筑材料、机械、金属材料居多。

专业市场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繁荣起来的。其发展轨迹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1阶段,-年浙江最早的专业市场是从集市贸易市场转变而来的。所谓集市贸易市场是农民销售自己生产的各种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场所,亦被称为“自由市场”。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农村工业的发展,在包括个体、私营企业在内的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一些个体工商业者尝试着将自己的产品或者从别处采购来的商品拿到集市贸易市场上去推销,于是,集市贸易市场就开始转变为专业市场。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农村集市贸易市场开始得到恢复,到年浙江集市贸易市场已达个,年进一步发展到个。

以此为基础,专业市场也开始发展起来,年,全省已有专业市场63个,这其中,以温州市永嘉县桥头镇的纽扣市场和苍南县的小商品市场最为著名。这一时期是专业市场的发展初期,其特征如下:进专业市场进行交易的几乎都是农民、农村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业主,交易的商品也几乎都是市场附近的农民、农村个体户、私营企业和一部分乡镇集体企业的产品。专业市场以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居多,交易的商品主要有蔬菜、水果、水产品、竹木制品和手工艺品等等,工业品专业市场还是少数。专业市场大多数是批发兼零售的市场,约占总数的;;70%,纯粹的批发专业市场只占30%。

第2阶段,-年年以后,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专业市场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至年末,浙江专业市场已达个,其中工业品专业市场有个,成交金额达24.7亿元(当年价格)。这一时期是专业市场的成长期,其特征表现为:专业市场数急剧增加,年的专业市场数比年增加了个,是年的25倍。市场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专业市场依旧是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占多数,但是乡镇集体企业的比例迅速扩大,一部分国有企业也进入了专业市场。

工业品专业市场的发展速度加快,且经营的业种范围也从早几年的基本限于杂货日用品扩大到纺织、纤维,以及其他轻工业品等。市场规模逐渐扩大,纯粹的专业市场也显著增加,一部分大规模专业市场把交易范围扩大到全国各地。

第3阶段,年以后年以后,专业市场的数量增加开始放缓,但是对专业市场的建设和设备投资开始快速增长,单个市场的交易规模也在显著扩大。在这个阶段,专业市场的发展特征具体表现如下:

出现了投资建设专业市场热潮,-年浙江用于市场建设的投资达27.52亿元。以此为动力,专业市场设施的现化和市场的大规模化进展很快。如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就在这一阶段一跃成为建筑面积达22.8万平方米,个摊位,年成交金额达亿元的中国最大的专业市场。

摊位数和年成交金额分别是年的30.7倍和.6倍。其他如绍兴的中国轻纺城、黄岩路桥中国日用品城、萧山商业城等较大规模的专业市场在这一期间,几乎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建设了现代化的建筑物和相关的配套设施,如银行、电信局、邮局、仓库,交通设施也一应俱全。

工业品专业市场在专业市场中主导地位日益明朗,年工业品专业市场的年成交金额是全部专业市场的62.5%,远高于农副产品专业市场的成交额。在工业品市场中除了和日常消费品有关的专业市场之外,还出现了生产资料专业市场。

专业市场的数量增长趋缓,但市场成交金额的增长却明显加快。市场构成发生了变化,表现为大量的乡镇企业进入市场交易,还有部分国有企业也进入了市场。经营管理市场的主体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主要由工商管理部门管理变为多种主体的管理,其中包括国有商业部门、国有物资部门和部分股份公司。

专业市场的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可以从4个方面去探讨,包括乡镇企业等非国有企业的发展,产业组织和市场形态,地方的人文历史传统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与支援。简言之即为发展、市场、人文和行政支持4方面的原因。

专业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与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有很大的关系。80年代初期,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剩余农产品大幅增加,同时,由于流通体制的改革和对农产品价格控制的缓和,使得城乡集市贸易市场迅速发展,这些为专业市场的出现准备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但是,促使专业市场,特别是工业品专业市场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工业的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江苏和浙江是中国乡镇企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其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

80年代,浙江乡镇企业的工业生产总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进入90年代,又超过60%。笔者曾经比较详细地论述了江浙地区乡镇企业在生产要素获得方面的情况,但是乡镇企业依靠什么途径获得原材料,或其他初级产品,又如何把自己生产的产品推销出去,等等,还没有给以说明。

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企业(主要指国有企业)只是一个制造工厂而已,它们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购入,以及它们生产出来的产品的销售,计划部门负完全的责任。但是,乡镇企业是不列入计划的,它们所需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需要自己设法采购,它们的产品需要自己推销,因此,乡镇企业和市场就有了必然的联系。乡镇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市场,没有市场,它们就要设法创造出来。

乡镇企业地处农村或农村的小城镇,其成员大多是农民或农村出身者,于是,最初的专业市场包括大多数工业品专业市场和几乎全部农副产品专业市场都是从集市贸易市场转换而来的。随着农村个体工商户和乡镇企业的兴旺发达,专业市场也发展起来了。哪里的乡镇企业发达,哪里的专业市场也就兴旺,反之也一样。由于这种相关关系的存在,专业市场的专业特性也和当地的产业结构特征相类似。例如,绍兴市中国轻纺城的起源就和该地区纺织、纤维产业的发达有紧密的关系。

浙江绍兴不仅是绍兴酒的故乡,也是中国丝绸产业的发祥地之一,纺织产业具有很长的历史。80年代以来,当地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其产业结构以纺织、纤维为主,但是如何推销产品成了当地乡镇企业共同的问题。一些乡镇企业开始把自己的产品拿到集市贸易发达的柯桥镇上去贩卖,很快就在柯桥镇上形成了一条被称作“布街”的商店街,街上到处是乡镇企业和个体户的各种纺织、纤维及其相关产品的批发、零售商店。

不久,在绍兴市政府的支持和支援下,“布街”扩建成为中国最大规模的纺织、纤维类的专业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乡镇企业的密切关系从专业市场所处的位置也能证实。在国外,比如在日本,一般批发市场几乎都是在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但是中国的专业市场大多数是在城市和农村的结合部,或农村地区的中小城镇上。

但是中国的专业市场大多数是在城市和农村的结合部,或农村地区的中小城镇上。例如中国最大的杂货日用品批发市场中国小商品城就在人口只有10万左右(90年代初期)的义乌市。中国轻纺城所在的绍兴柯桥镇,在80年代中期还是一个人口不过数万的“小城镇”。这些中小城市不仅交通便利,更重要的是这些地区及其相邻的区域都是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4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