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信器材 >> 电信器材资源 >> 安全科普系列高层发生火灾留原地还是往下跑
究竟多高才称为高层
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是什么
高层建筑有哪些消防安全问题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又该如何正确逃生
今天
大家分享一下
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知识
我国对高层建筑的定义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第2.1.1条,高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
高层建筑可以分为哪几类?
高层民用建筑包括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根据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和楼层的建筑面积可分为一类和二类。
一、住宅建筑
一类:建筑高度大于54m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
二类:
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
二、公共建筑
一类:1.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2.建筑高度24m以上部分任一楼层建筑面积大于㎡的商店、展览、电信、邮政、财贸金融建筑和其他多种功能组合的建筑;3.医疗建筑、重要公共建筑、独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4.省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和防灾指挥调度建筑、网局级和省级电力调度建筑;5.藏书超过万册的图书馆、书库。
二类:
除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外的其他高层公共建筑。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一、烟火蔓延途径多,容易形成立体火灾
竖向管径、共享空间、玻璃幕墙缝隙等部位,易产生“烟囱效应”,造成烟、火蔓延迅速,烟火易沿吊顶、门、窗、走道向水平方向蔓延扩散,外部风力作用会加剧火势蔓延,易发生爆炸。二、疏散困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人员密集,发生火灾时往往人员惊慌、拥挤,易造成踩伤踩死,甚至出现人员跳楼事故。高温、烟气充满建筑物内,能见度低,增大安全疏散难度;烟气极易造成人员窒息、伤亡。三、火灾扑救援难度大
高层建筑的火灾热辐射强,烟雾浓,火势向上蔓延的速度快、途径多,消防人员堵截火势蔓延难度大;当形成大面积火灾时,原建筑设计的消防用水量显然不足,需要解决消防水源的补给问题;此外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消防器材的补充也是一个难题。高层建筑存在哪些火灾隐患呢?
隐患一:在一些修建时间较长的高层建筑中,消防器材配备不全或丢失的现象普遍,有的楼内甚至找不到一具灭火器,有的即使配备了消防器材,灭火器箱和消火栓箱已空空如也,一旦发生火灾,第一时间无法利用器材扑救,容易造成火灾蔓延扩大,严重威胁着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策:公共消防器材要爱护。此外,对于消防器材配备不全或丢失的,物业公司应依法及时配齐。
隐患二:很多高层建筑小区中,车位紧张,平时有的车主回来晚了没有车位就停在消防通道上,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辆第一时间不能到达着火点,影响救援时间。有的居民甚至常年圈占消防车通道泊车,经常造成小区内道路拥堵,这种场面严重威胁着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对策:消防通道本应是供消防车救灾使用的特殊专用道路,要保证这条“生命通道”的畅通,小区物业应该合理的规划泊车位,尽可能的给消防车辆预留进出通道。同时,群众自身要有消防安全意识,不随意停放车辆阻塞通道。
隐患三:高层建筑设置的常闭式防火门不能随便打开。有些居民为求出入方便,经常将防火门随意敞开。殊不知,防火门是高层建筑内保障楼梯间防范烟气侵入的消防产品,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防火门不仅可有效防止火势蔓延,还可为消防员争取到更多营救时间。对策:常闭式防火门应保持其常闭状态。同时,加强小区防火门检查力度,发现有随意敞开的防火门应当及时处置。
隐患四:有的居民生活习惯不良,随意将废弃或放置不下的物件放在楼梯间、疏散通道里。殊不知,如果不小心发生火灾,放在楼梯口的这些物品,不但成为火灾的助燃物,也成为了居民逃的“绊脚石”,影响正常的逃生。对策:要确保楼梯口和安全通道处畅通,不要随便堆放易燃、可燃物品。
如果,你的高层建筑,从这样▼▼▼
变成这样▼▼▼你知道该怎么安全逃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