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信器材 >> 电信器材介绍 >> 泰兴用真情出实招,帮助退役军人解难题
近年来,泰兴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指导各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常态化联系“关爱帮扶”活动,有效解决了退役军人的实际困难。
广陵镇退役军人陈青华,由于身体常年有病腿脚也不方便,出门都要靠轮,又是低保户,没有经济来源。广陵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立即安排工作人员上门了解情况后,为陈青华送上慰问金。
济川街道服务站工作人员在走访中了解到退役军人肖冬生身患重病,治疗费巨大,生活艰辛,街道服务站为其筹措了慰问金,帮助渡过难关。
古溪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为顾吉祥等6名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送去慰问金和生活物资,为于余华等伤残军人配发轮椅、助听器等辅助器材,解决部分退役军人当前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着力营造尊重退役军人的浓厚社会氛围。
珊瑚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与他们仔细交谈,了解他们生活状况及困难原因后,上报给镇党委政府,并为他们送上了牛奶、面包等慰问品。同时,采取临时救助、发放米、油和鸡蛋、符合条件办理低保等措施,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新街镇退役军人服务站通过各村的定期走访,积极听取他们的困难和意见,并详细记录,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帮扶政策,切实帮助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力求做到“应帮尽帮,应扶尽扶”,让每一个遇到困难的退役军人家庭都能有所保障。
黄桥镇扎实推进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工作,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深入基层,走访了解,保持沟通联系,进行帮扶援助,切实解决问题,大力营造爱国拥军、尊崇军人的浓厚社会氛围。
薛磊,五级伤残军人,在部队因病致残,导致身体多发性硬化,四肢肌力下降,长期卧病在床;姜春荣,八级伤残军人,在部队因战致残,身体不好,没有固定工作,生活困难;沈雪生,解放时期的老复员军人,年事已高,卧床不起,身患多种慢性病,长期服药,家境困难。延令街道服务站工作人员通过走访,了解情况后,定期组织志愿者上门服务,加大慰问力度,确保每年不少于元的帮扶援助,同时帮助沈雪生办理重度失能护理补贴,联合民政,社区等有关部门,落实结对帮扶。
老复员军人陈乔一于年1月入伍,年5月退役后在家务农,不能劳动,生活非常困难。河失镇服务站走访了解情况后,及时向镇党委汇报。河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顾昌圣主动上门,详细询问老人家身体及生活情况,为其送去元的援助关爱补助金。
根思乡服务站持续落实优抚政策,对现有因病致贫20余名优抚对象实施精准帮扶,家庭困难及时办理临救补助,生活不能自理的办理优抚对象重度失能护理补贴,动态掌握他们生活情况,健全困难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一本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姚王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始终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工作理念,把解决退役军人的实际困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最急”上用真情,在“有难”上出实招,实实在在帮退役军人解难题、为退役军人增福祉、让退役军人享公平。
曲霞镇安乐村秦八十三组退役老兵陈文高,戴窑村戴窑五组退役老兵肖志元等人,因年岁已高,身患股骨坏死疾病,手术后,行走十分困难后,曲霞镇服务站了解情况后,积极与市局业务科室对接,主动的帮助他们申请了手动轮椅和拐杖一副,解决他们出行难题,深受患者的感谢和周围群众的赞扬。
宣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走访了纪沟村建档立卡困难退役军人季冬林户。季仁平站长耐心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以及家庭生活情况,承诺对季冬林妻子住院的医药费,将按照有关政策给予最大的帮助。
元竹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各村居服务站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困难退役军人进行摸排走访,与民政办、扶贫办对在册低保五保、建档立卡户中的困难退役军人进行精准界定,确保人员信息准确,帮扶对象清楚。
分界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村居志愿者服务队及镇爱心企业走进退役军人家中,与他们亲切交流,详实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工作以及身体健康状况,家中生活物资情况、存在的困难和帮扶需求,为他们送上生活物资等慰问品及党和政府对他们一家的关爱与温暖。
张桥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桂益华帮助退役军人解决实际就业困难,积极联系适合其本人的就业岗位,提供了辅警、销售顾问、电信接线员、新媒体运维、数控工程师等就业岗位,既有一线生产岗位、技术技能岗位,为退伍老兵搭建就业平台,实现退役到就业无缝衔接。
虹桥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始终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工作理念,把解决退役军人的实际困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用真情,出实招,实实在在帮退役军人解难题、为退役军人增福祉。(徐俊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