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器材

警方提示当心骗子利用高考来实施电信诈

发布时间:2023/5/11 17:45:44   
老中医专业治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9684933.html

一年一度的高考开始了,此时此刻,有一群人正在“摩拳擦掌”,不是备考而是利用“高考”来进行诈骗,每年都有一部分考生会落入“真题泄露”、“出售作弊器材”、“花钱改分”等圈套。

一起了解涉考诈骗的套路

远离上当受骗!

考试阶段

01

“出售高考真题”骗局

每年高考前夕,都会有不法分子利用家长想提高孩子高考成绩的急切心理,冒充某知名辅导机构负责人向家长兜售所谓“高考押题试卷”“高考真题”“绝密答案”等,标榜“准确率极高”“违约退款”等诱惑信息,并以“预付订金”的名义要求用户先付款。家长付款后,要么被骗子拉黑,要么收到的试题是普通的考试试题。

警方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在网上购买所谓的“高考真题”“绝密答案”,都是骗子发布的虚假信息。购买涉密材料本身也是违法行为,切勿尝试。

02

“出售作弊设备”骗局

此类骗局中,骗子散布销售短信橡皮、无线耳机等作弊器材信息,声称器材可以通过高考安检,并承诺在高考过程中可以帮忙联系答题,传递答案,帮助考生考试过关。

警方表示:高考安保措施越来越完善,高考时各考点将使用电子屏蔽器和无线电探测仪等设备来强化考场管理,并加强考试期间的网络和短信管理。

03

“高考网络谣言”骗局

每到高考,“准考证丢失”等谣言总会冒出来,只不过主角会经常更换,一会是杨雷雷、一会叫李亚成。很多市民在看到这些信息后,为了不耽误考生考试,都会未经核实,立即转发。谣言制造者正是利用了网民的善意,使得这种消息在短时间内广泛传播。

诈骗分子往往会编辑“朋友捡到一个准考证,有认识的通知一下。姓名:×××,考点:××中学,考场:,座号:11,准考证号:204111,联系,扩散,扩散,别耽误孩子高考。帮助他人手留余香!”等类似信息在各个社交平台求扩散转发。

警方提醒:信息中的电话很可能是“吸费电话”。市民如果贸然拨打,正好接入骗子预先设定好的声讯台电话,就会产生高额通话费用。

查分阶段

04

“提前查询分数”骗局

每年高考结束后,骗子会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骗子利用家长和考生“熬”不住的焦躁情绪作案,因价格不算太贵,上当的人还不在少数。

不少家长和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便会迫不及待点开网址链接,然后手机便会被偷偷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还有的骗子会直接开价,要求家长支付元-元的价格查询分数。

警方提醒: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

05

“花钱改分”骗局

每年高考后,一些考生和家长经熟人介绍或网上获悉,得以认识能通过“黑客”进入高招办系统的高人,可以帮忙修改高考成绩,只要支付高价“服务费”,学生们就能得到满意的成绩。

警方提醒:这些自称可修改高考分数的网络帖子纯属骗局。所谓的黑客入侵修改分数在技术上也行不通。因为高考网上阅卷并非在互联网上,而是采用内网阅卷,根本不存在外部黑客入侵的可能。

录取阶段

06

“花钱补录”骗局

“补录”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也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在一些骗局中,骗子还会谎称有特殊关系,可以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

警方提醒: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一律不能相信。

07

“伪造录取通知书”骗局

骗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类似此类骗局的手法还有制造虚假的钓鱼网站,骗子的目的就是骗取学生的生活费、学杂费。

警方提醒:此类骗局中,骗子的准备工作都会非常专业。不仅会使用和原学校相似的校徽、logo,还配备了所有的课程资料,填写的大学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样。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一定要有鉴别真伪的意识,要通过教育部门和学校官方发布的官方网址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所有骗局

都围绕一个“钱”字

凡是涉及钱财

考生和家长一定要高度警惕!

愿每一位考生都能付出有收获

勇敢向前冲!

来源:辽源反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3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