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器材

唯众开启中职信创实践教学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5/3/16 17:06:10   
引言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是目前的一项国家战略,其现代复兴并非历史的偶然机遇,而是现实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今形势下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是推进我国产业链自主可控、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支撑,而如何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血液”一直是业界难题,信创人才培养成为焦点议题。国内产业领军人物、骨干企业代表、学校专家们围绕软件人才培养、信创生态构建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力图找到破解“造血”难题的方案。

一、信创概述

信创全称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目标是发展自主可控的IT产业链,尤其在芯片、操作系统、终端、应用软件等核心软硬件层面,摆脱对于国外产品的依赖。

信创涉及到的行业包括IT基础设施:CPU芯片、服务器、存储、交换机、路由器、各种云和相关服务内容,基础软件:数据库、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软件:OA、ERP、办公软件、政务应用、流版签软件,信息安全:边界安全产品、终端安全产品等。

发展信创是为了解决本质安全的问题。本质安全也就是说,把它变成我们自己可掌控、可研究、可发展、可生产的。信创产业发展已经成为经济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发展的关键,从技术体系引进、强化产业基础、加强保障能力等方面着手,促进信创产业在本地落地生根,带动传统IT信息产业转型,构建区域级产业聚集集群。

二、信创融入中职人才培养

2.1科技自立自强“呼唤”信创人才

应对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信创产业应运而生。“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通俗而言,就是要在核心芯片、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等领域实现国产化”,这是实现信息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所在。“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信创产业发展,在政策推动下,年信创产业开启规模化应用,从党政信创向金融、电信、能源、交通等行业信创拓展,市场空间巨大。”对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的信创产业而言,软件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是行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当前,我国信创软件人才培养仍面临着课程体系不健全、产教融合深入不够、校企联动性不足、职业培训市场不完善、科研和工程实验条件匮乏等问题。”在信创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信创软件产业链人才供需失衡、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的现状。数据显示,全国信创人才缺口高达万。开发人才“第一资源”、服务壮大万亿产业,当务之急要持续深化产业与人才融合发展的机制体制建设,共同打造信创人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圈。

2.2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供需有效对接

信创产业人才培养的突破口在于产教融合的深化。软件产业基础雄厚,为实现信创人才的产教融合提供了“硬支撑”。加之我国学校众多,科教资源丰富,这些都为产教融合得以“向深探索”打好了基础。

“过去,我们一直在学习和引进别人的技术,围绕Wintel(Windows+Intel)体系和AA(Android+ARM)体系培养应用软件开发人才。然而,信创产业发展需要具备自主研发复杂软件系统能力的创新人才。”面对我国软件人才培养高度依托国外技术体系的现状,要突破传统路径依赖,应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软件信创人才培养体系,提升系统培育能力。

2.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信创人才培养的因由

“信创人才的持续健康成长,既离不开龙头企业构筑自主培养机制,辐射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人才共同发展,也需要高校、高职、中职加入,实现产教融合,探索校企共育人才的新模式。”我们认为,实现产教融合,人才“供”与“需”的有效对接是关键。信创基础技术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主要包括基础软件开发人员、应用软件开发人员、硬件工程师和网络工程师。随着信创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院校人才培养方向、培养领域动态调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人才主要供给端的中等职业学校,也需更“接地气”,紧跟产业需求进行培育机制的“迭代”——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该校以系统能力培养为导向,在课程体系中融合信创场景、案例与问题,并与信创业企业进行课程共建合作,确保学生所学知识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在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相关专业的教师与合作企业的资深技能大师和专家组成成人教学校企合作办学混编师资团队,“这不仅搭建了校企人员交流的平台,也让学院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得到提升。”

目前,我国信创软件仍在不断发展之中,相关技术岗位还未成熟,需要不断更新工程体系与实验环境,遵循信创人才培养的成长图谱,分阶段、分层次创造信创学习与实践环境。我们认为各方立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触角延伸至青少年培养阶段,面向中小学、高职、高校开展基于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安防监控等技术路线的青少年信创教学推广和普及,以此促进中职教学与大学人才培养相衔接,进一步增强信创人才培养和储备能力。

三、中等职业学校信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落实信创,丰富多样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兴趣

以计算机网络安装与维护、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信创产业融入中职教学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丰富,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专业学习效率。第一,教师要充分借助网络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当下社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其不单单要有项目开发能力,还要拥有创新精神。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是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优秀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具备计算机网络应用与维护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组装、维护与维修,能够从事企业计算机网络调试、维护、管理工作,并能为企业制作网站和维护的技能型人才。所以,除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外,还需培养其创新能力。由此,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最新讯息,利用微课视频来教学,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2教师可丰富教学方法手段,来帮助学生学习

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网络综合布线”的时候,可以利用翻转课堂,先让学生在课前自行了解综合布线各组件,根据用途来列出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清单和耗材,然后再动手组装。学生在综合布线项目安装时会遇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放到真实课堂上解决,由教师利用现代化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示范正确安装操作步骤,渗透信创产业,完成计算机组装。如此,学生既能充分掌握知识,并实践操作,又能塑造信创产业,一举多得。

.信创人才培养在人教学评价

建立起中职教学多元化评价机制评价机制是中职学校围绕双创人才培养成全面转型与重构的重要一环。计算机网络应用评价机制如果不当,会直接打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所以,教师要先简化该专业评价体系,对评价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取消和计算机专业评价关系不大的计算机专业评审资料,对内容差不多、反复控制的计算机专业评价环节予以合并,着重建立起师生互评、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和体系。在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开展及时、多元化的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考核评价。由学生学习态度、操作规范和作品成果等方面入手开展全方面评价,以促使学生潜移默化养成信创产业,拥有成就感。或者,利用生生互评,来让学生发现他人优点,从而能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获得满足感。通过有效评价,融信创产业于评价中,方能实现双创人才最优培育效果,提升中职学校人才培育的有效性。

.4建设丰富第二课堂,弘扬信创产业营造氛围

信创产业并非一日养成,对信创产业的培养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也需要营造一个相应的文化氛围,和中职学校宣传双创教学人才培养一样,信创产业也需中职学校将其渗透进校园文化建设中,丰富第二课堂,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加深印象。其一,要打造围绕信创产业为中心的中职校园文化体系,可以联络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来直观呈现信创产业,引入唯众、华为企业文化、工作规范、职业特点等元素,把校园环境打造为模拟职场环境,学生可以切身体验职场环境,潜移默化的磨炼坚韧品质。其二,可以通过组织信创产业与双创主题活动,发掘工匠大师,优秀的匠人事迹,邀请工匠大师来进行讲座,和学生互动交流心得。如此,学生能逐渐领悟信创产业并升华。或者,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还可邀请毕业后创业成功的学子回校演讲,亲身简述其在计算机网络应用方面

的创业经历,使双创更靠近现实。其三,借助网络平台展开宣传。网络在当下已渗透进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成为重要的一部分。中职学校可依托学校的微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6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