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器材

最好的索尼手机Xperia1详细评测

发布时间:2023/3/17 4:42:02   

去年的索尼移动给了我们很深的印象,我至今都忘不了它那重如半斤的健身器材SonyXZ2Premium,杠铃的费用都省了,每一次拿出来玩耍都是一次锻炼的机会。

而今年的索尼,有点不一样,Xperia1,索尼移动今年的旗舰手机,其最大的亮点就是不再重如半斤,最大的亮点在于机身搭载了4K21:9OLED屏幕,此前的索尼手机已经标配4K屏幕,但都是使用LCD的材质,这次Xperia1使用了三星的4KOLED面板,这应该是手机上的首款搭载4KOLED的手机了。

屏幕

我们先看一下这块屏幕的详细参数,分辨率×,屏幕比例21:9,支持显示HDR内容,面板供应商为三星。

别的厂商都是以16:9比例的原生2K分辨率,去拉长纵向分辨率达到2K级别的分辨率,例如三星、一加,分辨率都是通过16:9下的x拉伸到19.5:9的x。

而索尼的做法更像是把16:9下的4K横向分辨率不变的情况下压缩到21:9上,用上一代的XZ2Premium就很好的证明这一点,Xperia1分辨率×,而XZ2Premium分辨率的×,明显是在纵向分辨率不变的情况下,把横向分辨率缩减,导致了Xperia1总的像素数量仅有XZ2Premium的77%。

这也并不能说索尼是虚假宣传,因为4K的定义是屏幕任意一边的像素数量达到或者接近个像素,Xperia1纵向像素数量为,毫无疑问是接近4K的。

系统中集成了两种可选色彩模式,分别是:大师模式、标准模式,默认的选项是标准模式。

按照惯例,测试了一下屏幕的客观数据。

手动最高亮度nit,全白激发亮度nit,局部激发亮度nit。

标准模式下,sRGB色域覆盖达到了.5%,而P3色域覆盖98.4%。伽马和灰阶的数据也都不错。屏幕第一观感比较好,看的比较舒服。

大师模式下,sRGB色域覆盖95.4%,平均色彩偏离1.9,最大色彩偏离4,非常优秀,还有10bit的色深,虽然这个10bit色深是通过8bit进行像素抖动实现的,但屏幕的硬素质不错。

另外,Xperia1这块屏幕还支持BT.色域。BT.是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颁布的面向下一代UHD视频制作和显示系统的色彩标准。BT.标准定义了超高清图像的显示分辨率为×(4K)和×(8K),画面显示比例为16:9,并使用逐行扫描。

BT.标准相对于BT.标准大幅提升了视频信号的性能规范,色彩深度由BT.标准的8bit提升到10bit或者12bit,色域覆盖的面积也远大于BT.标准,能够显示更加丰富的色彩。

上图分别是BT.和BT.在CIE色度图的占用面积,可以看到BT.比BT.面积上大上许多,也就是说BT.可以比BT.显示更多的颜色。

BT.色域广泛应用在专业领域,比如专业的显示器、专业的摄影机、电影行业。4KHDR视频便是使用BT.色域。

上面的对于BT.的描述可能比较难理解,简单来说,BT.是一种规格更高的色彩范围,且是下一代的色域标准。

我们手上这台Xperia1这块屏幕覆盖了49.4%的BT.色域。

再来说到这块4K屏幕的日常使用:

日常浏览文字的体验比PA屏真是高到不知道那里去了,文字更加锐利。更重要的是屏幕纵向显示的内容比目前主流的19.5:9全面屏手机更多。首次在手机上看到这种比例的带鱼屏,浏览的效果还是挺不错的。

视频观看,得益于这块4KOLEDHDR屏幕,在看一些21:9的电影非常爽,电影占满手机整块屏幕,没有浪费任意一块位置,真是一种享受。

但是以上的场景在日常的使用中是比较少遇到,因为目前除了一些电影使用21:9比例外,其它的视频大多还是维持16:9的画面比例,这个时候用这块屏幕看视频就会有种适得其反的感觉了,横屏的时候左右两边的黑边特别宽,浪费不少的屏幕空间。实测,国内的网络视频软件腾讯、爱奇异均不可以开启4K分辨率和HDR,所以想看到优质的片源只能是科学上网或者上网找资源看了。

游戏体验,得益于使用安卓系统非常强的兼容性,目前比较热门游戏基本上都可以运行在21:9的比例上。但还是会有一两个游戏没有适配。对于我这种手游玩的少的人来说影响并不大。

需要注意的是Xperia1并不是按照屏幕的原生分辨率去渲染的,而是按照×分辨率渲染的。

这就导致了实际的清晰度甚至不如使用原生分辨率渲染的2K屏。就拿一加7Pro来做比较,两台手机打开同一个网页并截图,然后把截图放到电脑上面去对比。

可以看到右边的一加明显比索尼更加清晰,无论是文字的边缘,还是截图里的图片,都是一加要略胜一筹,Xperia1字体显得有点发虚。当然,手机的物理分辨率是达到4K的,所以在手机上看不会像截图放大那么明显,所以自然就比那些PA屏高到不知道那里去了。

那么索尼Xperia1什么时候使用原生4K分辨率去渲染呢?

笔者尝试了手机上大部分应用,发现,只有相册和播放4K视频的时候,才会完全使用屏幕原生分辨率来进行渲染,平常浏览网页、看视频、玩游戏都是按照×分辨率渲染的,这么做想必是担心Xperia1的续航所做的妥协吧。

外观

本次Xperia1采用前后是玻璃加金属中框的设计,正面6.5英寸屏幕,无水滴、刘海设计,好评。

但是,额头和下巴的宽度并不一致,额头要比下巴略宽一丢丢,没发现的时候还好,当知道这个残酷的真相后,会不由自主地留意额头和下巴。额头集成了通知灯、光线传感器、前置摄像头和听筒,听筒和底部扬声器组成立体声扬声器,支持杜比音效。

中框就有比较多的槽点,首先是按键的分配,Xperia1所有的按键都放到了机身右侧,这一代回归了侧边指纹识别,指纹识别按键和电源键是分开设计的。还有索尼祖传的快门按键。

所以中框的左右两侧就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一边是没有按键,另一边则是凹凸不平的按键。电源键的面积比较小,增加了盲操作的难度。

指纹识别的体验也比较一般,解锁速度一般般,成功率也不高,对于习惯左手玩手机的同学来说体验太不友好。

中框的顶部有SIM卡槽,SIM卡槽不需要取卡针就可以取出,有防水胶圈,卡槽使用3选2设计,可以拓展TF卡,算是弥补了机身只有GB存储的遗憾。

但是,索尼总是给我机会说但是,这一代依旧是不支持热插拔,当你手贱把卡槽拔出来就能看见那几个熟悉的“正在重启”字眼。

背面使用玻璃设计,Xperia1一共有4个颜色:夜黑、雾灰、雪白、霞紫,这4个颜色的质感都不错,都挺好看。笔者最喜欢的是紫色,可惜买的时候没货,只能退而求其次买了雾灰。

背面最显眼的就是摄像头设计,摄像头竖置排列,模组突出。从上到下分别是:主摄、长焦、超广角。摄像头模组左边还有一个NFC标签。索尼的LOGO放在了中间的位置,这个LOGO是这台手机的价值所在。Xperia1机身支持IP68、IP65两个等级认证的防尘防水,这是索尼手机的标配了。

总的来说索尼Xperia1质感不错,对得起这个SONY的LOGO,整机精致、透露着高端的气息,重量也是成功降低到了g以内,颜值也是比较符合笔者的审美。但是有一些小细节做的就不那么好了。

相机

索尼Xperia1搭载了流行的三摄组合,标准广角、超广角、长焦镜头的组合,这个组合在今年已经成为了旗舰级的标配。

Xperia1的三摄参数如下:

主摄:IMX,W像素,1/2.6传感器尺寸,1.4μm单位像素尺寸,f/1.6大光圈,支持OIS光学防抖。长焦:S5K3M3,W像素,1/3.4传感器尺寸,1μm单位像素尺寸,f/2.4光圈,支持OIS光学防抖。超广角:S5K3M3,W像素,1/3.4传感器尺寸,1μm单位像素尺寸,f/2.4光圈。评价一下索尼这次CMOS组合,主摄使用内供的IMX,而长焦和广角都使用了三星的S5K3M3,在超广角上用上S5K3M3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听说是CMOS打包屏幕卖会更加便宜一点,所以就出现了两个S5K3M3了。

单看表面硬件的参数比较接近去年的IMX,实际硬件上比今年的IMX都要高到不知道那里去了,IMX使用了三层dbi技术,Gen6类架构,(IMX为Gen2),内置DRAM芯片,fps超级慢动作视频模式也有所加强。

但索尼一向都是用最好的硬件,拿最烂的成绩。下面来看一下样张:

首先来看一组逆光场景,Xperia1天空过曝严重,树枝的地方出现了虚影,深绿色也被还原成浅绿色,一加的还原相对正确。

Xperia1的曝光依旧偏高,画面泛白,而一加曝光偏低,真实的场景介于两台手机之间。

再来一张阴天的科学园,Xperia1的画面像是后期把暗部、阴影的提亮,所以整体看来照片有点“灰”,饱和度和对比度都比较低,有一种电影的感觉。

这一张Xperia1还是和上面一张做法一样,暗部提亮,降低对比度和饱和度。

放大看细节,发现Xperia1画面的纯净度比较差,噪点和涂抹的痕迹比较明显。

总结Xperia1白天画面曝光偏高,时有泛白,偏灰,HDR的效果也是时好时坏,画面纯净度较差。

夜景

到了夜晚,Xperia1就和白天的表现完全相反,这时候亮度对比一加7Pro已经不占优了,暗部阴影的曝光比较低。

Xperia1的高光过曝,暗部欠曝,灯箱,画面观感明显不如一加7Pro。

放大看高光已经胡成一片,颜色细节丢失严重。

最重要的是,抗眩光的能力实在是太差了。这里Xperia1像是拍出了整个宇宙。大大影响照片的观感。

如果不是遇到光线很复杂的情况,Xperia1的成像质量还是可以的,至少在解析力上和一加7Pro没有明显差距。

长焦

Xperia1的长焦镜头是2倍变焦,下面测试的都是两台手机的两倍变焦。

可以看到Xperia1使用长焦镜头的解析力还是要比一加7Pro使用主摄数码裁切好的。

超广角

超广角延续了主摄的算法,优先照顾暗部细节,天空过曝了。

拍照体验

Xperia1拥有独立的快门按键,息屏的情况下长按快门按键可以激活相机,相机内半按快门进行对焦,按到底是拍照。

索尼这个拍照体验槽点还是比较多的,首先是:

取景器的分辨率较低。好几次我都以为是没对上焦,按道理说4K分辨率的屏幕会比较清晰,而Xperia1的取景器则很模糊。近距离容易虚焦。靠近物体进行拍照的时候,手机有时会对焦到边上,需要手动点击屏幕对焦才能解决。后台合成的时间比较长。按下快门后照片还会在后台处理,这时候是没办法看到成片的,需要等待片刻。

总结,索尼Xperia1的相机综合实力还是和目前国产阵营有比较大的差距,体验也是和索尼的微单相机一脉相承,离好用这个词还差一个iPhone。但毕竟这是索尼,也都习惯了,大家也没有对索尼手机的拍照质量和体验有多大的期待。

续航充电

那么既然上面提到了续航,这里就来测试一下Xperia1的续航表现。

Xperia1标配mAh电池,对于一台使用4KOLED屏幕的手机来说,索尼仅给它配备了三千多毫安时的电池,索尼心真的大。

经过爱搞机两小时续航测试,Xperia1剩余电量79%,果不其然,对比电池容量相近的小米9续航更差。使用4K屏幕加上mAh电池续航差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只是想不明白索尼为什么不给Xperia1配备更大的电池。今年发布的旗舰手机已经陆陆续续用上了mAh电池,包括国际大厂三星,而索尼依旧特立独行,任你行业再怎么进步,我索尼依旧原地踏步。

索尼Xperia1随机标配CtoC数据线和PD充电头,数据线向国际大厂谷歌靠拢,如果需要连接PC传输数据的话可能需要买一条AtoC的数据线。此外,索尼Xperia1的Type-C口支持USB3.1Gen1标准,在有线的传输速度上比常规的USB2.0要快上不少。

充电头支持PD协议和PPSQC4+快充协议。使用电流表诱发协议测试,一共有4个定压档位和2个PPS档位,最高功率18W。

索尼Xperia1这个标配的充电头比较有趣的是:标配的充电器很少会有PD充电头提供7V的定压档位,而且这个充电头支持PPS协议,看上去非常不错的充电头实际上最高充电功率也仅有18W,不可以给那些27W电荷泵快充手机充电,显得有点鸡肋。

使用原装充电头进行充电,最高功率约15W,握手的是PD协议7V/2.57A档位。充电过程的功率变化如上图所示。

Xperia1充电前40分钟功率保持峰值功率约15W,之后就掉到8W左右,充电一小时后功率掉到5W左右。从0%开始充电,半小时充电47%,一小时充电81%,完全充满需要1小时40分。对于一个仅有mAh电池来说,并不算快,甚至觉得很慢。

笔者也用其他的PD充电头进行充电测试,此时Xperia1会优先选择9V/2A的PD档位。

使用第三方PD充电头实测,最高充电功率约15W与原装充电头相差无几。

实测,0%开始充电,半小时充电45%,一小时充电79%,完全充满需要1小时45分,和官方的充电头在充电的时长上并没有区别。

另外,笔者还测试了Xperia1的充电兼容性,发现Xperia1并不支持PD以外的快充协议,也就是想要给Xperia1快充只能使用CtoC的数据线加上PD充电头才能实现最高15W的快充。

系统体验使用体验

索尼Xperia1系统不好用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Xperia1系统基于安卓原生,所以很多原生的特性都被完整的保留下来了。

使用体验也和原生安卓非常接近,这就意味着这台手机没有任何的本地化服务,电话黄页、自动阻拦、复制验证码、云备份服务、公交卡这些你就别想了,没有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5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