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器材

这份高考期间防诈骗手册,请查收

发布时间:2025/3/18 13:38:42   
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https://news.sina.cn/gn/2017-04-26/detail-ifyetxec6600750.d.html
<

十年磨一剑

试锋在今朝

从备战高考到填报志愿这段时间

专门针对高考考生和家长的

电信网络诈骗易发高发

为有效保护

各位考生和考生家庭的财产安全

蜀黍郑重提醒大家!!!

要提升防骗意识和能力

精准识别涉高考类诈骗手法

主动抵御电诈犯罪侵袭

考前阶段

1.售卖“高考真题”行骗

虚假网站售卖所谓“高考真题”“真题答案”等,大肆吹嘘“准确率极高”“违约退款”,诱导家长、考生“预付订金”,或填写个人信息,实施诈骗。

2.售卖“作弊工具”行骗

此类骗局中,骗子在网上散布销售短信橡皮、无线耳机等虚假信息,声称器材可以通过高考安检,并承诺在高考过程中帮助联系答题、传递答案,帮助考生考试过关,吸引家长和考生进入圈套,诱导受害人网上支付货款后,将其拉黑,实施诈骗。

3.寻找丢失准考证的考生行骗

“朋友捡到一张准考证,有认识的通知一下。姓名:XXX,考点:XXX,考场:XXX,座号:XXX,准考证号:XXX,联系,扩散,扩散,扩散,别耽误孩子高考。帮助他人手有余香!”有没有觉得这条信息很眼熟?其实,很多情况下这些联系电话多为虚假号码,类似的网络谣言中,联系电话为境外的吸费电话,市民一旦拨打电话可能会支付高额话费,或被诈骗分子植入木马病毒。

录取阶段

1.打着“内部名额”“补录名额”的旗号行骗

骗子利用考生家长不熟悉招生程序的弱点,打着“内部名额”“补录名额”的旗号行骗,并且会漫天要价。实际上,在没有完成招生计划的情况下,各院校确实会公开向考生征集志愿进行补录,但是不会有内部名额,补录计划一定会通过正规程序途径向考生统一发布,任何团体或个人都无法通过交钱取得补录名额!

2.“分不够,钱来凑”虚假招生诈骗

高考招录程序都是合法、公开、透明的,千万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招生录取过程中一旦有人谈到花钱解决问题的坚决不要相信!

3.警惕“高校内部保密文件”诈骗

为了进一步取得家长的信任,骗子会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6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