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器材

军营观察高原之上大雪飞扬,青草生长

发布时间:2023/5/2 22:07:55   

基层热点话题·如何对接新生代官兵

新闻样本

“高原上的星星特别美”

作者唐帅

高原的夜深了,一轮新月把光洒在被雪山环绕的某团驻训营地,星星也格外亮晶晶。

一队“追星人”裹上大衣、戴上棉帽出发了……

他们来到帐篷后的小坡上,一边透过仪器看,一边在本子上写写画画。月光把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给寒冷的高原夜增添了生机。

他们是营连特批的“天文兴趣小组”成员,可在节假日晚点名后的一段时间“观星”。组长刘德超是名上等兵,和他一起的还有士官和排长。

“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这句形容边防哨所官兵生活的顺口溜,透着高原的荒凉与孤寂。

过去,边防哨所不通市电,连队的发电机要用来保障战备和办公,官兵白天正常工作,晚上到点就要熄灯。

就是现在,这块没有网络信号的土地,在常人眼中也是“蛮荒的代名词”。

如今,官兵们在这里驻训有了一个很“潮”的娱乐项目——看星星。当刘德超第一次透过专业观测器材“看星星”的时候,他“惊呆了”。

“跟肉眼看星星完全不一样!”星体清晰的表面让他兴奋不已。打那以后,难得的休息时间再也不用“虚度”了。

“这批观测器材是团里为丰富官兵业余生活,根据士兵接待日大家提出的建议专门购置的。不得不承认,现在新生代官兵的兴趣爱好很现代,甚至说很新潮。”该团政委董飞说,团里想方设法改善大家生活的“小环境”,就是为了让官兵更有信心战胜恶劣的“大环境”,用更坚强的意志、更乐观的精神完成高原驻训任务。

后来,刘德超又托人从山下买来“观星”的入门书籍,空闲时就拿出来研读研读。时间一长,他成了连里的“星座达人”。“高原上的星星特别美!”在一次全营集会时,还和战友们进行了小交流,又让他有了“粉丝团”。现如今,不少战友都喜欢听他“说星”。在教导员的支持下,他成了营里“天文兴趣小组”的组长。

“晚上数星星”有了高原新版本。除了在高原上“观星”“说星”,还有更多“没想到”和官兵训练之余的文化生活碰到一起:移动影音箱把卡拉OK搬上高原,大型游戏机将电玩城开在高原……各类应运而生的兴趣小组吸引着、温暖着这批在高原驻训过冬的新生代官兵。

有的战士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因为心里暖,训练起来总感觉身上有使不完的劲!”

高原之上:大雪飞扬,青草生长

作者梁五一唐帅

本报特约通讯员王雪振

全文字,阅读约需8分钟

★新疆军区某合成师官兵在高原冬季演练间隙,进行热食补充。

5G网络大面积覆盖、快递遍布各个角落、高铁动车四通八达……这些,让人们感受到了现代文明带来的便利。

然而,对于海拔多米的高原地区,这些还都处于“盲区”:手机没有信号,一件包裹要几经倒手、历时许多天才能送达这里……

在这个高寒缺氧、落后荒凉的地方,一群群新生代官兵,像一片片倔强的小草,向恶劣环境发起挑战。他们以朴素的家国情怀,默默坚守在这里。

春天的脚步近了,这里依然低氧和寒冷,但这些“小草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暖心事。

“暖”从何来?笔者在驻训高原的官兵中间探寻。

01

品味“一冷一热”的反差

“媳妇儿,我托战友捎给你的礼物收到了吧!我在这边一切都好,照顾儿子和老人就靠你啦……”

高原的夜繁星点点,帐篷外寒风呼啸。室内,燃烧正旺的炉火让某团警卫侦察营教导员梁宇感到暖意融融。

此刻,更让梁宇感到温暖的是跟爱人煲“电话粥”。

梁宇的心也曾“受过凉”。开赴高原前夕,医院。接到驻训任务后,梁宇想了许久,最后还是悄悄把写好的假条揣了起来。

“亲爱的,这次不能陪你养伤了!等任务结束,我马上请假回家。”视频里,了解到爱人受的伤不重,且对自己十分理解,梁宇心里头踏实多了。

车队开拔,很快就进入了“无人区”。梁宇眼瞅着手机信号“一格一格地减弱”,最后显示“无服务”。

到了海拔多米的驻训地域,“用网”彻底成了官兵们的奢望。甚至因任务繁重、固定电话短缺,梁宇整整一周没能跟家人联系。

“爱人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不能陪伴在身边,甚至连她的近况我都无法得知。”随着时间推移,对家人的思念和自责,成了压在梁宇心头的一块石头。“比苦寒之地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与家人的距离。”他说。

新疆军区某合成师一份调查显示:除了面对这样那样的家庭困难,年轻一代官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25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