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器材

IPO企业中,总有一些奇特的存在,6月16日上会的四川湖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山股份)就是罕见的一家企业,湖山股份此次登陆的是深交所主板,计划募集资金4.05亿元。

易主频繁,大股东曾经违法未披露

湖山股份之所以是奇特,在资本市场中罕见,在于它控股股东5次易主,如果按照历史来算,他已经上过市,这样,事实上他已经属于通过易主进行第2次上市。

湖山股份前身为四川湖山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九洲原名“四川湖山”,年在深交所上市。因经营不善被*ST,曾经简称*ST湖山,年,*ST湖山在6月3号刊登股权转让公告及收购报告书,大股东九州电器拟受让.万股,但是,九洲电气的实际控制人,廖建明、董事汪小明、监事廖先伟用已知内幕消息和手中职权进行了内幕交易,在5月20号以7元买进,在5月30日以9元卖出,然后书面检讨,但是,在年,证监会,进行了处罚,其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第70条,此次内幕交易三人实际获利.98元并且已进行了双倍处罚。

在年11余额年,由于历史上改制问题不彻底,*ST湖山使用的湖山商标设置的时候没有并入股份公司,所有权仍然属于绵阳市无线电厂,引发绵阳市无线电厂状告*ST湖山4年的诉讼,年11月,*ST湖山向无线电厂支付使用费50万元,一度平息,但是在年再次爆发商标权危机。

而这些在招股书中并没有被提及,招股书知识简单描述了其股权变更的历史原则,但是没有涉及违法事实,是否构成重大信批隐瞒?

挑战监管红线造假无法无天

企业的造假在财务数据上是不好发现的,但是通过重大合同,虚构交易而造成造假,不容易被发现,因为重大合同都是双方签订的,但是具体有没有真实交易作为支撑,侦查起来很费时费力,湖山股份可能涉嫌重大合同造假。

招股书重大销售合同显示,.11.18与绵阳科技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

包方)、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总包方)签订绵阳市会展中心三期二标段工程会议系统设备合同,金额为1,.91万元。在天眼查显示,该项目交工时期是年1月15日,那是年10月15日。所以按照合同约定,即使是晚交工,年也应该完成了交工计划。

是在招股书披露的前五大客户中,竟然没有该项目的甲方。即使是在年完工确认收入,那么年中也没有该项目的甲方。那这个项目的收入是如何确认的呢?不会平摊到三年报告期内吧?即使平摊到三年的报告期内,平均每一年也有多万,即使不是平均分配,总有一年的金额会超过万,在报告期内的~年前5大客户中的最小金额才万。而这个项目却没有在报告期内出现在前五大客户中,让人怀疑!

不仅如此这个项目还存在着疑问,天眼查显示该项目的招标,有三家公司参与分别是四川汇达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投标价.35元,居第一名,湖山股份投标价19051.92元,居第二名,绵阳市九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投标价.01元,但是投标价格最高的反而名次排在了最后。湖山股份投标价格第2名却排在了第1名。招标公示中并没有公示具体的评分标准以及依据,因此可以断定这个项目被湖山股份投中,或有其他原因,有没有行贿?

在湖山股份的中标项目中,有许多都是疑问重重,-06-21关于“秦州区政务服务大厅新建智能化大厅项目湖山音响设备采购”的采购公示,湖山股份竟然是唯一采购供应商?既然是招标,为何能出现唯一供应商的情况?-11-12关于“中共平凉市委党校新校区智慧校园建设项目”湖山设备单一来源采购公示也是唯一供应商,那么还用招标有何用?

而同样在年,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采购的野战影音箱购置项目结果公告,第一包和第二包中标供应商都是湖山股份,金额分别是4,,.00元和5,,.00元,但是这个项目并没有出现在招股书的重大合同中,为什么?招股书不是披露万以上合同金额的重大合同吗,为何没有披露这个合同?隐瞒什么?前五大客户中也没有出现?

同样是年09月29日的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组合音响系统采购项目,中标金额.36万元(人民币)也没有出现在重大合同中。这样的中标隐瞒了多少?

年贵州省民族自治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广播器材配置项目合同金额:25610.00(元)也没有出现在招股书,这个合同是与其他公司一起中标的,湖山股份是A包,因为有B包和C包,中标不合法而没有公示?招股书的其他业绩数据,包括年的,但是涉及重大合同时,却撇下了年及年11月之前的,为何这样做?

这样肆意隐瞒最终结果就是挑战监管的红线,难道监管真的不会发现吗?不仅自己投标如此明目张胆的隐瞒,而自己的招标也存在问题。四川湖山电器综合实验平台建设项目一期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EPC)中标候选人公示,四川川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是第1名,但是经评审的投标价,下浮7%,设计勘察均下浮20%,而第3名的四川恒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下浮9.5%,第2名加幅7.8%,价格上都很有优惠,但为何选择了最贵的四川川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有什么关系,是否有利益输送?

出资违法

湖山股份的前身湖山有限设立本身就瑕疵斑斑,因此频繁更换股东,然后有第2次上市。本身有没有圈钱的嫌疑呢?湖山有限设立时注册资本为9,万元,其中实物出资是.34万,但是.41万元的实物资产,当时并没有办理过户手续。这意味着在出资完成后一直到年9月份,.41万元实物资产从所有权上来讲,并不属于湖山有限,换句话,这一时间段的实际出资并没有达到9万,事实上构成了虚构出资,虽然在年9月份,九州电器以.41万元补足,但并不一定能改变上述时间段内的虚构出资事实,违法事实!

财务数据一团糟或涉造假

容忍是有限的,但是有底线并非意味着监管部门没有下线,如湖山股份这般,历史劣迹斑斑,造假频出,或许监管层也很头疼。

事实上在财务数据方面,也存在着很多虚假方面。

比如,对供应商的采购,湖南康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魅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供应商,前者是新三板公司,后者是IPO公司,湖山股份出现了与其财务数据打架的情况。

年年对湖山股份工程分公司的销售金额为.11万元,1,.49万元,湖山股份采购金额金额为.41万元、.50万元,湖山山股份的招股书披露金额,比湖南康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多出了.30万元、52.77万元。湖南康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新三板公司财务数据的公示,可能审核更严格一些,所以湖山股份披露的数据是否意味着虚构采购金额?进而分担成本?

年和年1-6月向广州魅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采购金额.92万元、.28万元,但是广州魅视公示的招股书中,金额为.79万元和.89万元,少了7.00万元、90.39万元。

湖山股份为什么会比供应商公布的数据多?

此外,由于违法投标中篡改第三方出具的检测报告参数,年7月,联勤保障部队战勤部采购计划处认为是提供虚假材料,禁止公司参加部队投标三年,军队客户一直是湖山股份的大客户,导致公司年度营业收入较年度减少14,.38万元。三年内损失不可谓不大!

虽然公司解释为是员工个人的恩怨,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法律方面的借口,究其本源在于公司的管理存在漏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3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