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信器材 >> 电信器材前景 >> 点亮初心之灯照亮为民之路
「本文来源:聊城日报」
■本报记者夏旭光 “刚才听了‘红云课堂’三位联合村党委书记的经验交流,我深受启发。我们一定要发挥好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作用,把清理出来的亩土地按规定重新发包,搞好文化旅游项目,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发家致富,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10月29日晚,在临清市新华路街道郭堤网格党支部的“党员夜会”上,郭堤网格党支部书记潘西海对村里党员和群众代表的承诺换来了一阵掌声。 今年,临清市探索建立农村“党员夜会”制度,发动各自然村党支部、农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青年代表积极参会,创新了党员管理模式,破解了农村党员不易聚齐的难题。临清市在“党员夜会”中设置“红云课堂”、组织生活、“板凳夜话”等环节,凝心聚力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党员教育管理常态化、制度化。临清市还积极倡导在外优秀人才、党员干部回乡参加“党员夜会”,让“党员夜会”逐渐成为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加油站”。截至目前,临清市已举办8期“党员夜会”,累计参会13.8万人次。 为农村党员补钙加油 “近年来,由于农村工作比较忙,村里党员们除了‘三会一课’以外,很少能凑到一起交流思想、探讨发展之路,对村级党组织的良好发展不利,而县、镇干部只听汇报也很难真正了解民情民意。”10月30日,临清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田勇告诉记者,长期下去,党员的积极性会下降,不但党员之间不熟悉,党员干部也会和群众产生隔阂,从而造成群众的一些难题得不到解决。 如何把村里党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党员积极参与村庄管理,成为临清市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三十年前,农村晚上有夜校,还有夜会、夜谈的老传统,这是老一辈党员干部在长期的农村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老传统。很多县、镇干部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基层生活、倾听群众心声,得到了群众的一致称赞。我们为什么不能学习原来的好经验呢?”田勇说,进百家门,才能知百姓情,要做好群众工作,就应做到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衣带露水、脚沾泥土,这样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困难。 为更好地夯实基层战斗堡垒、扎实为群众办实事,临清市委组织部借助村集体“三资”清理契机,探索建立了农村“党员夜会”制度。根据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党员夜会”避开农耕和工作时间,提前2天下发通知,各自然村居党支部广泛发动,党员干部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参加,常态化补钙加油。 面对面查不足找问题 “我算了一下,亢庙村里还有到期未缴纳租金的村集体土地86.7亩、未承包到户的坑塘23亩。”8月24日18时左右,松林镇亢庙网格党支部书记王子东没顾上吃饭,重新丈量了村里的核桃园,并在19时30分召开的第一期“党员夜会”上详细介绍了“三资”情况。 每期“党员夜会”,都由临清市级层面统一设置议题。8月24日晚,临清市16名联系镇(街道)“三资”清理工作的县级领导干部、名“三资”清理百日攻坚行动督导组和核查组成员直奔一线,和个网格党支部的名党员、名入党积极分子、名后备干部共聚一堂,参加第一次“党员夜会”,收看“红云课堂”直播,听取临清市纪委监委、临清市委组织部、临清市公安局分管负责同志围绕村集体“三资”清理有关政策进行的系统讲解。与会人员围绕提升党性、村集体“三资”挖潜等事项面对面查不足、找问题,提出新思路、新办法。 “以前党员集中学习方式创新性不足,现在有了‘党员夜会’,时间相对灵活,内容贴近实际,让党员能积极参与村庄管理,党支部在宣传政策、促进村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党员们为“党员夜会”点赞! 青年路街道朱庄村集体土地为亩,存在承包费过低的问题。党员干部通过“党员夜会”共同商议后,将其纳入“三资”管理系统,并创新利用“聊城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公开租赁交易。经过3轮竞价,最终每亩成交价提高到元。仅此一项,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44万元,较之前翻了3倍,村集体增收立见实效。 统一议题之外,各镇(街道)、各村还可以开展“自选动作”。潘庄镇党委充分利用“党员夜会”在家党员多、参与群体多、年轻村民多的优势,创新添加“电商夜校”元素,组织各村年轻群众、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共同学习如何做好电商,积极探索电商创业发展模式。 唐园镇李官寨村充分吸纳群众参与“党员夜会”,村党支部根据群众反映强烈的梨园承包问题,共同制定承包标准,仅用两天的时间就有户群众签订合同,承包土地亩,缴纳承包费12万元…… 办实事得民心 “同志们围绕村级发展谈的意见、想法都很好,有的同志还对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提出了好的建议,我们党员干部、后备干部、积极分子、青年代表要积极发挥作用,投身到‘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10月20日晚,临清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体局党组副书记、体育健身中心主任齐言民回到老家魏湾镇丁马村参加“党员夜会”时深有感触,并围绕村内道路修缮、健身器材更新等问题进行了现场协调,还结合业务工作就全民健身谈了意见建议。入党积极分子齐彦刚表态说:“‘党员夜会’开了7次,我每次参加都有很多收获,村里的年轻人越发振奋,思想更坚定、干劲更足,要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多贡献。” 10月20日,第七期“党员夜会”召开,临清市15个社区、个网格党支部、名党员、名入党积极分子、名后备干部、名青年代表、51名村民议事会成员参加,同时,临清市委组织部动员52名市直机关单位科级干部回到家乡党支部参加夜会,发挥专业优势,为农村发展建言献策。 临清市坚持把“党员夜会”作为工作中发现问题的“晾晒场”、解决问题的“主战场”,通过凝聚起村干部、党员、青年、“乡贤”4股力量为乡村振兴托底,同时积极对接外来资源和项目,推动各村各显其能,你追我赶,形成全社会勠力同心抓乡村振兴的生动局面。聚焦农村党员干部能力素质建设,临清市以“党员夜会”为媒介,建立村级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农村党员、后备干部、优秀青年长效培养机制;把党性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共唱国歌,重温入党誓词,增强仪式感,实现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反腐倡廉教育的有机统一;设置市、镇(街道)、村三级议题模式,党员和群众坐在板凳上拉家常、聊实情,动态掌握民情民意,针对村级发展、换届纪律、提高群众满意度、预防电信诈骗等工作,积极探讨解决方案,收集“金点子”,推动各项工作拓广度、加深度、提质效……如今,各自然村党支部收到“三资”问题线索条、收集意见建议条;处置解决问题线索条,形成推进措施64条,有力推动了“三资”问题清零见底。 “自我记事起,东村和西村中间这条路就破烂不堪,特别是下雨天,根本就没法走,群众意见很大。这不,党员和群众在‘党员夜会’上进行了商议,东村出砖、西村出工,联合把这条路修好了。有了这条为民路,再大的雨也不怕,真是太棒了!”戴湾镇王刘庄东村78岁的胡志海对“党员夜会”称赞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