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器材

兵心永向党王尚元不忘军人本色,扎根邮

发布时间:2023/6/8 22:35:03   

「本文来源:广西新闻网」

王尚元。中国电信桂林分公司供图

中国电信桂林分公司党员、青年员工到家中看望王尚元老人,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中国电信桂林分公司供图

广西新闻网桂林7月30日讯(记者樊成甫蒋尧)今年90岁高龄的王尚元,是桂林市“中国人民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之一。

年2月,王尚元在江西省南城县出生。年8月2日,他在江西省南昌市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年12月,雄赳赳气昂昂 ,远赴朝鲜参加 。从军队复员后,王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来到了广西,投身到广西的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王老始终践行着这句诺言,他一直在邮电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为广西邮电事业贡献了半辈子。

“拿铅字和印刷机作武器,战斗在抗美援朝前线”

在参军之前,王尚元在南昌晚报社担任排字工人。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后,他隶属于兵团政治部宣传部,负责排字、印刷报纸等工作。年,在党中央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后,王尚元英勇报名加入中国人民 抗美援朝。

在异国他乡,王尚元跟随排字组的几名军人,住在朝鲜当地人的家里。一到宿营地,王尚元和几名同志就迅速将铅字、印刷设备搬进山洞里。铅印组负责《 》报的印刷任务。为躲避美军的飞机、炮弹,每天他们就在山洞里紧张而有序地展开工作、生产。白天,大家就坐在洞口,用一块木板平放在膝盖上当办公桌,编辑稿件。敌机一来,就收起稿子,夹着木板往洞子钻。晚上,大家就睡在又黑又潮的洞子里。

战地的条件有限,没有电,王尚元他们就用蜡烛照明,铅字不够,就用土法铸造和拼字(即用铅字拼成一个字)。印刷的设备是一台四开的印刷机,只能依靠人力摇转来印刷,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做好每一项工作。每一个人几乎是连轴转,不停顿不耽误,经常要到凌晨才能改好大样。

“我们办《 》报,每次的印刷数量是几百份,首长说印多少,我们就印多少,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不能出错。”王尚元回忆道。

《 》报初创时期,因条件有限,编辑部和印刷厂不在一处办公,每期稿件编完后,要派专人冒着敌人的炮火奔回国内印刷。可以说,那时每出一期报纸,都要经历一次血与火的洗礼。后来印刷厂从国内迁移过来与编辑部一起行动,这样大大地减少了不必要的牺牲,也加强了报纸的时效性。

诞生于朝鲜战场上的《 》报,鼓舞着 战士保家卫国,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都是通过《 》报转载到国内的。如《英雄杨根思永垂不朽》《爱民模范罗盛教》《伟大的战士邱少云》《祖国的好儿子黄继光》等数十篇通讯,最早都是由《 》报报道,然后国内报刊转载,再传遍千家万户,在全国人民中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在全军中宣扬了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

在停战以后,中国人民 政治部宣传部何达文副部长为王尚元所在的印刷厂授予锦旗——“拿铅字和印刷机作武器,战斗在抗美援朝前线”。并且,王尚元也在 中荣立三等功。

“为广西邮电事业奋斗终生”

年,党中央发出号召:抽调万名干部,分赴广西等地,到农村去支援农业生产,搞调查研究,参加整风整社运动。王尚元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背起背包,踏上了新的征程。这一年的冬天,王尚元来到了广西的首府——南宁,随后转到桂林,再到兴安。年,王尚元听从党组织的安排,不再回京就地工作,担任兴安邮电局支部书记,此后,邮电事业便成了王尚元作战的终身战场,直至退休。

邮电对于王尚元来说,是份全新的工作,很多工作无从下手。面对重重困难,王尚元并不畏惧,迎难而上。“既来之,则安之”,王尚元心想,既然接受了这份工作,那就要把工作做好。于是,他从头开始学习,从邮政入手,学习基本业务、熟悉每道工序、掌握其全过程。其中,投递是连接千家万户的一道工序,整个兴安县就一个步班投递员。王尚元经常跟班投送,熟悉每条街道、每家每户,久而久之,他自己就能完成县城的投递任务。在邮政营业方面,王尚元也熟悉每一项业务流程。有时在报纸零售任务重的时候,他就带领职工到街上高声叫喊卖报。兴安县邮电局下属十几个支局、所,王尚元就一个一个跑,经常跟着乡邮员到乡村去投递。每到一个所,王尚元就和所里的职工同吃、同住、同学习,和职工打成一片。

“每到一个地方,我都老老实实工作,躬下身子、挽起袖子、担起责任,时刻不忘自己是个共产党员。”王尚元表示。

后来,根据上级的安排,根据组织的需要,王尚元先后到河池电信器材厂、桂林电信器材厂任副厂长,到黎塘邮电水泥杆厂任厂长,到桂林地区邮电办事处从事检查员、人事工作,在邮电事业扎根,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由于工作表现出色,王尚元先后多次被桂林市邮电局、区邮电局纪检组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

“我的成绩离不开妻子的辛劳付出”

年,王尚元与郑金荣在家乡举办了一场简单的婚礼。婚礼朴实无华,就请了3桌酒席,新房还是借用了别人的卧房。但是王尚元的妻子并没有怨言。婚后,妻子随着王尚元奔走各地——先后去到了辽宁丹东、北京等地,直至定居广西。

在兴安期间,王尚元经常下到支局,妻子一肩挑起家庭重担,她白天要在厂里上班,晚上要带着4个孩子,十分辛苦。

年,区邮电管理局一道命令,安排王尚元到河池东江的拉须村搞三线建设,在河池创建南宁通讯器材厂。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大搞建设,王尚元的女儿记忆尤深。“当时我们来到河池的时候,没有车接,徒步走了很久很远,我看到我妈流泪了,但是我妈没有任何怨言,不后悔跟随我爸来河池搞建设。”王尚元二女儿说。

在河池,王尚元建通讯器材厂,妻子则去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再后来,王尚元调到桂林,又到了黎塘,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妻子默默支持着王尚元的工作,她操持家务、抚养孩子,做王尚元最坚实的后援军。

“妻子随我北去又南来,风风雨雨,默默奉献着,我的成绩离不开妻子的辛劳付出。”王尚元如是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758.html
------分隔线----------------------------